3.4.缩痕,缩孔。
缩痕是产品表面的局部塌陷,也称为凹痕、缩痕和沉降斑。缩孔是产品内部的空洞。
成因:
材料:
收缩太大。
模具:
1.产品设计不合理,产品壁厚过大或不均匀;
二、浇口位置不合理;
三、浇口过小;
四、模具冷却不均匀。
注射成型机:
1.止回环、螺杆或柱塞磨损严重,注射压力无法传递到型腔,导致进料不足;
2.注射和保压时熔融材料泄漏,充模压力和材料量减少,材料不足。
工艺:
1.如果熔体温度过高,壁厚、加强筋或凸起的背面容易出现收缩痕迹,因为容易冷却的地方先固化,物料会向难以冷却的部分流动;所以尽量把收缩痕迹控制在不影响产品质量的位置。如果通过降低熔体温度来减少产品的收缩痕迹,必然会增加注射压力;
2.注射时间过短或保压时间过短,浇口未固化时,保压结束
3.注射压力或压力保持过低;
四、注射速度过快;
5.塑料注射量不足,收缩不足。
对策:
1.更换收缩小的原材料;
2.增加注射压力和保压压力;
3.提高注射速度可以更方便地填充产品,消除大部分收缩;
4.降低熔体温度和模具温度。在相同的腔体压力下,通常温度越高,收缩越大。保持压力和注射压力越大,收缩越小。在相同的腔体压力下,填充和保持压力的时间越长,收缩越小。薄壁产品应提高模具温度,确保材料流动顺畅;厚壁产品应降低模具温度,以加速表皮的固化和成型;
5.调整注射量和速度压力的切换位置;
6.增加注射和保压时间,延长产品在模具中的冷却和停留时间,保持均匀的生产周期,增加背压,在螺杆前段保留一定的缓冲垫,有利于减少收缩;
7.调整和优化压力曲线。
缩痕一般发生在保压阶段,减少和消除缩痕最有效的方法是正确控制保压压力和保压时间,产品壁厚不均匀,厚壁和薄壁熔体流动阻力不同,保压过程中厚壁过度保压,薄壁收缩不足,产品壁厚应尽量均匀。
V1工业互联网编辑整理,如有侵权清联系删除